酸鹼度計選購與維護重點
pH 計由 電極 與 電計 組成。正確的電極保養、兩點校準 與 溫度補償,能顯著降低顯示誤差並提升量測可靠度。 下列提供熱門機種與完整的文獻整理,協助您快速挑選並正確使用。
精選機種
pH 計正確使用與維護須知(文獻保留)
酸鹼度計簡稱 pH 計,由電極與電計兩部分組成。若能合理維護電極、按要求配製標準緩衝液並正確操作,可大幅減少 pH 顯示值誤差,提升化學實驗與醫學檢驗資料的可靠性。
一、正確使用與保養電極
實驗室常用複合電極,優點是方便、受干擾小、平衡速度快。使用時取下上端加液口橡膠套與下端橡皮套,以保持電極內氯化鉀溶液的液壓差。
‧ 不用時浸泡於 3M KCl 溶液;切忌用洗滌液或其他吸水性試劑浸洗。
‧ 使用前檢查玻璃球泡應透明無裂紋,球泡內充滿溶液且無氣泡。
‧ 測高濃度溶液儘量縮短時間,用後徹底清洗,避免污染。
‧ 清洗後用濾紙「吸乾」而非擦拭,以免損傷玻璃膜與交叉污染。
‧ 參比(Ag/AgCl)需浸入球泡內緩衝溶液,測量時可輕甩電極助穩定。
‧ 不可用於強酸強鹼或脫水性介質(如無水乙醇、重鉻酸鉀)。
二、標準緩衝液的配製與保存
pH 標準物質應保存在乾燥處,避免潮解;配製標準溶液使用去離子或二次蒸餾水(0.1 級 pH 計可用一般蒸餾水)。稀釋時使用較小燒杯以減少殘留;容器需以蒸餾水多次沖洗後再裝入配製液。配製後一般可保存 2–3 個月,若出現渾濁或發黴即不再使用。
三、兩點校準與重要性
pH 計操作差異頗大,但校準普遍採用兩點法:以 pH 7 定位,並依樣品酸鹼性選 pH 4 或 pH 9(或 9.2)作第二點。手動款需在兩種緩衝液間來回調整至穩定;智慧型則可自動識別與校準(前提是緩衝液選擇正確)。
校準前/後誤差示例(0.01 級,計量合格儀)
標準 pH | 校準前誤差(pH) | 校準後誤差(pH) |
---|---|---|
13.000 | 0.0600 | 0.0000 |
12.000 | 0.0450 | 0.0005 |
11.000 | 0.0500 | 0.0010 |
10.000 | 0.0300 | 0.0000 |
9.000 | 0.0200 | 0.0005 |
8.000 | 0.0100 | 0.0005 |
7.000 | 0.0015 | 0.0000 |
6.000 | -0.0100 | -0.0005 |
5.000 | -0.0105 | 0.0005 |
4.000 | 0.0150 | 0.0000 |
3.000 | -0.0300 | 0.0000 |
2.000 | -0.0200 | -0.0003 |
1.000 | -0.0350 | -0.0001 |
四、溫度補償(選擇緩衝液與補償旋鈕)
校準前需確認樣品溫度,並設定電計之溫度補償。不同溫度下標準緩衝液 pH 值不同,參見下表:
溫度(°C) | pH 4 | pH 7 | pH 9.2 |
---|---|---|---|
10 | 4.00 | 6.92 | 9.33 |
15 | 4.00 | 6.90 | 9.28 |
20 | 4.00 | 6.86 | 9.18 |
25 | 4.00 | 6.86 | 9.18 |
30 | 4.01 | 6.85 | 9.14 |
40 | 4.03 | 6.84 | 9.01 |
50 | 4.06 | 6.83 | 9.02 |
何時需重校?樣品與定標溫度差異大、電極長時間暴露空氣、定位/斜率被誤動、測過強酸(pH<2)或強鹼(pH>12)、更換電極、或樣品 pH 遠離定標區間時,皆需重新校準。
本文部分觀念整理自專業技術資料(工研院量測中心 王金勝 先生)。